手机端
当前位置:未解之谜 > 奇闻异事 > 正文

“鹦鹉学舌”之谜:专家揭开鹦鹉”学舌”的秘密 鹦鹉善言不由心

"鹦鹉学舌"之谜:专家揭开鹦鹉"学舌"的秘密 鹦鹉善言不由心 鹦鹉学舌是尽人皆知的,而且人们普遍认为鹦鹉只会说…

"鹦鹉学舌"之谜:专家揭开鹦鹉"学舌"的秘密 鹦鹉善言不由心

鹦鹉学舌是尽人皆知的,而且人们普遍认为鹦鹉只会说一些被训练的简单的话,是一种机械的模仿行为。事实上,鹦鹉说话并不是纯粹的生搬硬套,鹦鹉没有发达的大脑来思维,但它能说一些未被教过的东西,难道它真的懂得所说 “话”的含义?

鹦鹉是一大类色彩艳丽而形态多样的鸟,隶属于鸟纲、鹦形目、鹦鹉科。主要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地区及大洋洲,以果实、种子及花粉为食,有“带羽毛的宝石”之美称。

"鹦鹉学舌"之谜

鹦鹉科有325种,分布于北美洲南部至南美洲之大部分,中南非洲、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区也有分布。一般中、小型种身长为8~30厘米,也有身长达90厘米的大型鹦鹉。羽色有白、黑、灰、绿、红、黄以及这些色彩混合色。

我国境内鹦鹉记录有9个种,其中2种基于野生种群,1种尚无定论,全部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最为常见的如虎皮鹦鹉、牡丹鹦鹉、绯胸鹦鹉、彩虹鹦鹉、小葵花凤头鹦鹉等。除了身披艳丽的羽衣,鹦鹉还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人类语言,吟诗诵词,成为一种常见的笼养观赏鸟。那么鹦鹉为什么会说“人话”呢?鹦鹉学舌和自然界中野生鸟类婉转动听的鸟鸣又有什么不同?就让我们走进神奇的鸟鸣世界,揭开“鹦鹉学舌”之谜。

鹦鹉能学舌

因其自身条件好

鹦鹉会模仿人类说话,甚至朗诵诗词,秘密就在于它特殊的生理构造——鸣管和舌头。

虽然都会说话,但鹦鹉的发声器与人类的声带有所不同,鹦鹉的发声器叫鸣管,位于气管与支气管的交界处,由最下部的3-6个气管膨大变形后与其左右相邻的三对变形支气管共同构成。

一般的鸟儿能够发出不同频率、高低的声音,那是因为当气流进入鸣管后随着鸣管壁的振颤而发出不同的声音。而鹦鹉的发声器官除了具备最基本的鸟类特征之外,其构造比一般的鸟儿更加完善,在它的鸣管中有四五对调节鸣管管径、声率、张力的特殊肌肉——鸣肌,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鸣肌收缩或松弛,发出鸣叫声。

在鸟类鸣管的构造上,鹦鹉的鸣管与人的声带构造很相近,只不过人的声带从喉咙到舌端有20厘米,呈直角,而鹦鹉的鸣管到舌端有15厘米,呈近似直角的钝角。而这个角度就是决定发音的音节和腔调的关键,越接近直角,发声的音节感和腔调感越强,所以,鹦鹉才能够像人类一样发出抑扬顿挫的声音和音节。

再说舌头,鹦鹉的舌头非常发达,圆滑而肥厚柔软,形状也与人的舌头非常相似。正是因为具备了这样标准的发声条件,鹦鹉便可以发出一些简单但准确清晰的音节了。

鹦鹉“说话”其实无意识

鹦鹉学舌实际上是一种“效鸣”行为,而且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形成发展出来的“效鸣”行为。鹦鹉,八哥、鹩哥等这些被人们笼养、训练“说话”的鸟种,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喜好,利用这些鸟种具有学习发声的能力,强制使其形成一种“人云亦云”的条件反射而已。

动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特别是模仿能力比较强的鸣禽,常常能模仿不同的声音,并且与它们所模仿的声音条件、地点、时间及不同的个体有关。曾经有一只鹦鹉,当它看到主人把水瓶拿起来时,就模仿水流的“哗哗”声;当它看到一只蜜蜂飞到房里,就发出蜜蜂的“嗡嗡”声;当听到敲门声时,会大喊:“请进来”。这是不是说这只鹦鹉真的就会说话了呢?其实不然,鹦鹉对这些事都是无意识产生的,是看见一件东西后,就有了发出一定声音的反射。

例如人们在训练一只鹦鹉时,把敲门与“请进来”二者的声音联系在一起刺激它,鹦鹉便把这些信号储存起来,经过反复刺激,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因此只要当它听到敲门声,接着就会大喊:“请进来”。但有时外面在敲木板,它也会大喊:“请进来”。如果说这就是鹦鹉在讲话,那就不确切了。因为人类的讲话是从后天学得的,而鸟类的生活习性、鸣叫、表情基本上都是从先天而得。它们会学舌,也只有在饲养的情况下,经人教和训练才能学会,而且还是无意识的。

鹦鹉并不比别的鸟类更聪明

鹦鹉被认为是仅次于狗和猫,人类家庭中第三大受欢迎的宠物。宝山辽贵族墓中“杨贵妃教鹦鹉图”表明早在1000多年前鹦鹉就成为人类的宠物了。实际上,人类对家养鹦鹉的着迷已经超过3000年。

人类喜欢饲养鹦鹉除了因为它的美丽、温顺,还因为人类认为鹦鹉很聪明:会说话、能滑冰,喜欢嗑瓜子,憨态可掬。不过,鹦鹉真的比其它鸟类更聪明吗?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不管鹦鹉多么能言善辩,都只不过是一种条件反射,机械地模仿而已。由于鸟类没有发达的大脑皮层,鸣叫的中枢位于比较低级的纹状体组织中,因而它们没有思想和意识,不可能懂得人类语言的含义。

非洲灰鹦鹉是人类普遍认为比较“聪明”的鹦鹉,一生可学会800多个英语单词。在英国曾经举行过一次鹦鹉学话比赛,一只非洲灰鹦鹉获得了冠军。当时揭开鸟笼罩时,这只灰鹦鹉瞧了瞧四周说道:“哇噻!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鹦鹉!”,全场轰动。几天后,兴奋的主人请了许多贵宾到家中庆贺,笼罩一打开:“哇噻!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鹦鹉!”全场哗然。本想让自己聪明的鹦鹉说出“哇噻!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客人!”而博得大家喝彩的主人十分狼狈。

人们认为鹦鹉聪明,其实是因为鹦鹉天性好玩,而且愿意取悦人类,人类对它们比较熟悉,并没有证据证明鹦鹉比其它的鸟类更聪明。一些发声器官发达、善于学习的鸟种,例如某些鸦类、椋鸟等,也学会了周围环境中的声音——电锯锯树木的声音、电话铃声、汽车发动机声等。

其实,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动物,经历了漫漫生物进化过程,都发展出了“聪明”的生存本领,以适应周围的环境。一只雉鸡,自己不孵卵,却能精确地控制沙堆温度来孵卵,用喙测量温度,热了就松土透气,冷了就堆土堆树枝叶。雉鸡不聪明吗?你只是没有看到而已。

鸟类也会学“外语”

鸟类是自然界中具有复杂发声行为的动物之一。鸟鸣是鸟类信息通讯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用于不同鸟种的物种间识别、种内不同个体识别、繁殖期配偶选择以及保卫领域。和哺乳动物靠喉部发声不同,鸟类主要通过“鸣管”和“鸣肌”来发声。“鸣管”是鸟类特有的、位于气管和支气管之间的一个特化的发声器官。在神经通路协调控制下,气流从肺穿过支气管到达鸣管,鸣肌和鸣膜相互协调运动,产生鸣声,再通过声道的共振过滤作用,从喙中发出,即我们听到的悦耳的鸟鸣声。

鸟儿是如何学会本种鸣声的呢?鹦鹉、蜂鸟、雀形目鸣禽,是目前科学家已知具有学习发声行为能力的三大类鸟,其他鸟种被认为依靠遗传发出鸣声。和人类学习语言相似,鸟类学习发声是由先天遗传作用和后天学习过程共同作用形成的:在学习的“敏感期”,聆听并且记住外界的“发声模板”,如幼鸟的双亲、兄长、或者其他鸟种的发声,之后通过不断地练习,依靠听觉反馈将自己的发声与记忆中的模板相比较,最终形成自己的鸣声。

鸟类的发声学习可以分为两大类:学习同种鸣声、学习其它鸟种或者环境中的声音。“鹦鹉学舌”的本质,属于后者——即鸟类的“效鸣”行为。自然界中大约有15%到20%的鸟种具有“效鸣”行为。

鸟类学习本种的鸣声用于种内通讯交流,传递信息。那么,“效鸣”的鸟儿为什么要“学外语”呢?鸟类学家提出了各种假说来解释这一行为,包括:1.一个个体通过模仿一种或几种其它鸟种鸣声,来制造一种假象,让其它的鸟类入侵者错误地认为周围有很多种/只鸟存在,以驱赶入侵者;2.错误地学习了其它鸟种的鸣声,尤其是那些分布区域重叠的不同鸟种;3.吸引第三方,通过模仿其捕食者或者捕食者竞争者的警报叫声,以引来第二种捕食者,使其错误地认为此处有“免费的午餐”,在两种捕食者为了猎物而“大打出手”时,它们便可以趁机溜走;4.实现巢寄生,为了避免被养父母识破自己的寄生身份,寄生的雏鸟会发出和寄主雏鸟相似的乞食叫声,以蒙混过关。

这些相关假说,都有一定的证据支持,都解释了一部分鸟种的“效鸣”行为,但迄今为止,仍没有哪一种假说可以完全概括性地解释鸟类的“效鸣”行为。

鹦鹉曾被认为

是鸟类的始祖

鹦鹉的美有一种古典的味道,没错,鹦鹉就是一个古老的特种。汉代戴圣所记《礼记·曲礼篇》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汉代郑玄撰《礼记注》云:“鹦鹉,鸟之慧者。胧、蜀、岭南皆有之。”汉代许慎撰《说文解字》曰:“鹦,能言鸟之。鹦从鸟婴声,从鸟母声。”

鹦鹉的起源比这些诗文要早得多。不久前,考古学家宣布在丹麦西北部的摩尔斯岛地区发现了5500万年前的鹦鹉化石,这种鹦鹉叫“丹麦蓝鹦鹉”。

诺福克博物馆自然历史馆助理馆长大卫·沃特豪斯博士说:“这只古老鹦鹉保存下来的是一个上肱骨,这块小小的骨头携带了足够的特征,可以证明它是一只体型与黄冠鹦鹉相当的鹦鹉家庭成员。”

“丹麦蓝鹦鹉”代表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生活地域最靠北的鹦鹉种类。在南半球发掘出的鹦鹉化石最远可追溯到1500万年前,所以这次新发现表明,鹦鹉一开始应该是从北半球演化开的,后来才发展到南半球的热带地域。

鹦鹉在一段时期曾被认为是鸟类的始祖。1998年,人们在北美怀俄明州找到晚白垩世时期化石,被认为是鹦鹉下颚骨骼的不完整化石片段,这块化石成为陆地鸟类最早的化石记录。这意味着,鹦鹉有可能是最早出现的现存鸟类。

不过,1999年,这一观点遭遇质疑。质疑文章提出,一方面化石反映的愈合齿骨还仅仅是一种假象;此外,被认为是鹦鹉的一些表型特征在其他现存鸟类中也存在类似的对比特点,如鹳形目鸟类就有。另一方面,这块头骨化石标本虽然显示出鹦鹉典型的颅后骨骼形态,但还缺少鹦鹉具有的独特喙嘴,而喙嘴是现存鸟类学界定鹦鹉的主要特征之一。

至今为止,鹦鹉化石在中国的发现尚属于空白,在国外的古新世也没有发现的报道。已被确认的最早的鹦鹉化石发现在英国伦敦始新世早期的地层中,其后始新世中期的鹦鹉化石几乎全出自德国,而法国是在始新世晚期才偶遇鹦鹉化石。这些罕见的鹦鹉化石后来研究认为还不是同一类型,说明在5000万年前鹦鹉的类型就已经相对丰富,而且分布也比较广泛。

鹦鹉还是一种长寿的鸟类,寿命最长的葵花鹦鹉,寿命可以达90余年,往往是爷爷养的鹦鹉孙子接着养。在北京动物园30多种鹦鹉中,就有两只鹦鹉已经年过30岁了。

野生鹦鹉变宠物

成活比率17∶1

鹦鹉本是在丛林飞翔的“带羽毛的宝石”,它们是如何成为人类的宠物呢?这些宠物鹦鹉大多是贸易运输过来的“外来户”及它们的儿孙。

鹦鹉的美丽温顺让它成为人类的宠儿,一些珍稀品种更成为鸟贩子日夜追逐的对象。紫蓝金刚鹦鹉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鹦鹉,北京动物园鸟苑有一只紫蓝金刚鹦鹉,身长1.2米,紫蓝色的羽毛与众不同,显得十分高贵。这种鹦鹉数量很少,属珍稀品种,身价在十年的时间翻了一番,最高时达到一只20万元人民币。

美丽珍稀导致捕捉加剧,而捕捉导致数量更少。被捕捉之后的运输过程中,由于饲养条件差、不适应异地环境等因素,很多珍稀鹦鹉“客死他乡”。野生鹦鹉从被捕获,到长途贩运,进入市场,被人工驯养,其成活比率仅是17∶1。加之原始栖息地遭到破坏,有些鹦鹉已经濒临灭绝。

影片《里约大冒险》中小蓝金刚鹦鹉由于超乎寻常的美丽,而被人类捕捉贩卖给私人收藏者作为宠物。实际上,这种珍贵的鹦鹉现在已经在野外灭绝,只有几十只生活在动物园中。

小蓝金刚鹦鹉的野外灭绝和人类行为有关。1956年,巴西引进西非蜜蜂,这些蜜蜂与欧洲蜜蜂杂交形成攻击性极强的“杀人蜂”,这种蜜蜂在树上筑巢时会攻击并杀死在同一棵树上筑巢的小蓝金刚鹦鹉,导致这种鹦鹉的数量在上个世纪70年代急剧下降。

1990年,科学家们在野外找到了一只雄性小蓝金刚鹦鹉。和电影情节一样,为了拯救这个物种,人们试着为这只雄性小蓝金刚鹦鹉找对象。终于找到一只雌性小蓝金刚鹦鹉,它却因为撞上高压线不幸身亡。很快,那只雄性小蓝金刚鹦鹉也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本文标题:“鹦鹉学舌”之谜:专家揭开鹦鹉”学舌”的秘密 鹦鹉善言不由心 - 奇闻异事
本文地址:www.wjzm.cc/html/2768.html

分享至:

奇闻异事相关